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永城明天的天气情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永城明天的天气情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战争史上,大家认为打的最为艰难的一场战役是哪一场?
应该是库尔斯克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虽然是二战的转折点(其评判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量歼灭了德军的有生力量,二是沉重打击了德军的嚣张气焰),但此役之后,德军在东线战场依然具备一定的攻势。
而在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军永久性的丧失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并且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欧洲战场的东线发起过有威胁的攻势。这才是二战东线“转折点”的真意所在!
前面既然已经有人说了淮海战役中歼灭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那我就补充一下围歼杜聿明集团。
黄百韬兵团被歼灭之后,华野一方面进行整顿,一方面抽调部队在南线阻击从蚌埠向北救援黄维兵团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一方面抽调兵力支援中野围歼黄维兵团,一方面还要在徐州外围监视和阻击杜聿明集团,兵力是非常紧张的。
杜聿明集团此时只剩下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和孙元良兵团三个兵团,其中邱清泉兵团下辖五个军,李弥兵团两个军,孙元良兵团两个军(九十九军留在蚌埠,这时候归入李延年兵团指挥),加上地方保安部队和警察,行政人员等,差不多三十万人。
杜聿明给国军统帅部出了上中下三个主意,上策是再抽调五个军,增援徐州,进行反击,中策是徐州部队依托徐州城防,就地固守,下策是放弃徐州,将部队拉出来再打,因为这时候徐州到蚌埠的铁路已经被切断,所以只能绕道萧县,永城,蒙城,阜阳这个路线撤退,汇合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后再向北攻击,救援黄维兵团。
国军统帅部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杜聿明的下策,原因不难理解,因为这时候国军已经抽调不出来部队来增援徐州了,只能用徐州附近的部队就地解决江淮防御的问题。顾祝同先同意,随后蒋也表示同意。杜聿明于是返回徐州,开始部署撤退,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晚即开始进行撤退的准备,三十日开始行动。
杜聿明在给国军统帅部提出这三个出路的时候,粟裕也在盘算徐州国军这三个兵团的出路,以做出进一步的安排。按照粟裕的盘算,国军再抽调部队增援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所以比较好的出路是放弃徐州。但是放弃徐州后往哪里撤退呢?这时候也是两个方向,要么是向西撤退去华中,华中是白崇禧负责,杜聿明不会去,要么是向南,这个可能性最大。
对这时候的粟裕来说,无论是往哪个方向突围撤退,这都是好事,因为只要拉出来野战,在运动中扑捉战机,粟裕就比较有把握。但是如果国军不撤退,就是依托徐州的坚固城防,固守待援,这就会让华野很费力气。华野打黄百韬兵团付出了五万多人的伤亡,这还是在六十三军一开始就被分割歼灭的情况下,而且黄百韬兵团是在野战中被包围的,没有城防工事可资利用,华野的伤亡比达到了惊人的1:2.8。
如果杜聿明就是不撤,要在徐州死守,华野要强攻,那要付出的代价可就非比寻常了。华野刚打完黄百韬,中野刚打完黄维,都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和补充,要想攻下三十万人防守的徐州,很不容易。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像长春一样,长围久困,坐待敌敝,然后再发起攻击。但是这样旷日持久,情况就会有变化。
但是粟裕比较倾向于认为徐州的国军会撤退,因为黄维兵团被歼灭基本上没有多大问题,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也打不过来,再在徐州固守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粟裕的这个判断并不确定,所以在部署上对徐州的杜聿明集团仍然是监视姿态,你不出来我就不打。只有孙元良兵团在南线徐州以南配合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和华野阻击兵团保持着接触。
粟裕还没做好歼灭杜聿明集团的准备,杜聿明集团自己开始行动了。虽然杜聿明再三要求行动一定要保密,但是撤退之前又是破坏各种设施,又是强拉民夫,又是征集车辆的,弄得鸡飞狗跳,粟裕很快就得到了杜聿明集团要撤退的确切消息。但是杜聿明集团开始撤退的时候,华野能够马上派上去追击的部队还有限,正在休整的部队还要集结和动员。所以,杜聿明集团已经开始撤退了,华野还是只能用小部分部队追击。
杜聿明集团刚走了一天半,才过了萧县,还没到永城,部队就乱了。李弥兵团本来是后卫,已经跑到前面去了,孙元良兵团干脆关了电台闷着头一路跑,连总部的消息也不接收了。邱清泉兵团本来是前卫,可是非要停下来派部队回去接应被解放军追上了的四十五师,这一来,杜聿明集团整个就停下来了,等了两天,就是这两天,让华野追上了。先是跟踪追击,接着是平行追击,这两天一等,就变成被解放军先头部队超过了。
按照现在的战史,十二月六日,华野就已经完成了对杜聿明集团的包围,但其实这时候杜聿明集团仍然有机会夺路而逃。关键时刻,还是解放军的老朋友国军统帅部靠得住,一封电报就把杜聿明集团留下来了。蒋给杜聿明空投了一封信,严辞命令杜聿明集团马上改变方向,转向东南进攻,救援黄维兵团。本来华野这时候要把杜聿明集团拉住并没有太大的把握,结果这封电报一助攻,杜聿明集团就只能留在这里等死了。
一直等到黄维兵团被全歼,国军统帅部才又开始考虑杜聿明集团突围,结果还没开始实施,就天降大雨,空军无法出动轰炸和投放毒气弹进行掩护,中野和华野全部兵力都压上来,围住了杜聿明集团。杜聿明集团也无法突围,就只能在连续十天的风雪之中消耗本来就已经没剩下多少的物资,更加士气低落。等到雪停了,再准备突围,物资已经严重短缺,粮弹两缺,士兵体力都没有办法恢复,根本无法突围。最后,杜聿明集团反而成了华野发起总攻后歼灭最快的一个集团,华野的伤亡几乎和歼灭黄百韬兵团的伤亡差不多,伤亡比达到1:9。
毫无疑问,这场战役就是“苏德战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最壮阔、最艰难、伤亡最多的战争。
在这里我用了四个“最”字,没有任何的夸大成分,因为这就是战争史上的第一。
苏德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进行的战争。苏德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战中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役。
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三国在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即《三国轴心协定》,目的很显然,就是为了进一步在欧、亚两大洲将侵略扩大化。
次年4月,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并完全侵略。至此,整个欧洲除英国外,同盟国已全部被纳粹瓦解,扫清了征服苏联的障碍。
同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以及芬兰集结了190个师550余万人部队、4900余架战机、3700余辆坦克、47000余门火炮以及190艘军舰的兵力。分北、中、南三线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至此苏德战争拉开了序幕。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苏德双方前后动用的兵员高达3400万、投入坦克50000余辆、战机270000架次。
苏德双方在这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展开了激烈厮杀,最终苏军以损失近3000万军队的代价惨胜纳粹德国,同时德国也付出了近500万军队的沉重代价。
这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3000万军队的代价换一场战役的胜利,这都不算最艰难的话,那估计没有那场战役能算得上艰难。
第五次反围缫失败后,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0日晚,分别自江西瑞金、于都出发,被迫实行转移,前往至湖南西部地区,意图在华南的湘黔两省交界处,再次创建新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11月中旬,中央红军突破3道封锁线后,过湖南向广西北挺进。
蒋介石准确地判断出了红军的意图,于是他调集几十万大军,分三路围追堵截,企图将红军消灭于湘江之畔。
(铁壁合围示意图)
何键为总司令,指挥16个师共77个团,分5路专事追剿工作,第1路进至全州,第2、3、4路紧随其后;桂军5个师开至兴安、灌阳等地阻击红军,粤军4个师北进粤湘桂边,阻止红军南下;贵州的王家烈派遣部队到湘黔边进行堵截。
经过一番调动之后,敌方总兵力近30万人,就此形成了著名的“铁壁合围”。
据此,中革军委于25日决定中央红军分4路纵队从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争取再次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就此爆发了军史上著名的湘江战役。
不同于后来的“孟良固”战役、或者淮海及三大战役等,因为这些战役失败了仅仅是改变了一时一地的战略格局,还上升不到生死亡的高度。
而湘江之战,可以说是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次艰难战役,明显的区别就是,湘江之战时的中央红军是没有根据的,他们败不起,也不能败。
1934年11月25日,红1、红3军团击破桂军的阻击进入桂北。
27日,先头部队红2、红4师各一部渡过湘江,控制住了觉山铺到界首间30公里的湘江两岸渡口,打开了“布袋口”,林总立即命令红一师、红二师(加起来也其实就5个团)、红5师进驻桂北湘江两岸的新圩、觉山铺、光华铺等地区,构筑工事,阻击国民党军,张开“钳子口”,等待着中央军委与后续部队从中间通过。
(等待中央军委渡过湘江)
为了再次闭合“钳子口”,国民党军于28日发起试探性攻击,29日进行大规模攻击。
在这个30公里宽、80公里长的战场内,桂军、湘军相继投入战斗,并有飞机支援,红军与敌军展开白刃战,但终因力量悬殊,数道防线均被先后突破。
而湘军的攻击更是残酷,在湘军的攻击之下,红一师防守的的阵地30号当天就丢了。
红一师一往后退,湘军名将李觉便指挥部队迅速接手红军曾经防守过的阵地,并且就在这些阵地上指挥部队发起轮番冲锋,打穿插迂回。
(红军只能打防守)
我们都说穿插迂回是红军的拿手好戏,但没想到李觉指挥军队对红军打的这个穿插迂回分割包抄,同样也是凶狠异常。
当时就那个局面,连林总都感觉到阵线全线浮动,红军善长打运动战、游击战,但是形式不饶人,就当时而言只能打防守的阵地战,而在武器装备不如对方的情况下,红军又在转移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过休整,从而丧失了主动权,局面一时非常严重。
为此,聂元帅带领全体政工人员下到下面去动员,林总、左权指挥部队坚决顶住,当时给下面部队下的死命令就是要坚决挺住敌人的进攻,要求在12月1日12点钟之前,绝不允许敌人突破觉山铺。
林总凌里4点钟开始置,中午12点林总还在指挥,左权参谋长正在吃饭,警卫员上来报告,敌人打进来了,已经杀到山下。
当时,林总、左权、聂元帅都不相信,他们端着饭碗,往山坡下一看,只见湘军明晃晃地端着刺刀从山脚下杀了上来。
原来,李觉率领着部队从阵地的防守缝隙中穿插过来,三人赶紧掏出手枪,并且动员炊事员、警卫员、通迅员一起投枪放射。
(血洒湘江)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红军以这一这种勇猛的方式、拼到底的方式最后保证了中央纵队和中央军委渡过了湘江,这才有了后面的“遵义会议”和“四渡四水”。
而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锐减到了30000余人,数万人民子弟兵血洒湘江。
12月2号,红军主力全部通过湘江的时候,军委主要负责人下令炸毁界首的渡口,林总、聂元帅、左权在觉山铺,他们亲自主持安葬了将士的遗体,平常极少流泪的林总泪如泉涌。
1935年伟人所写的《十六字令三首》,有可能就是缅怀这一次的湘江战役。
(《十六字令三首》)
湘江之战,是红军的重大损失,是错误军事路线的结果,但也是红军将士英勇奋战的辉煌篇章,更是中国革命的一次生死考验,经不起这一次历史考验,就不可能有后面的红色铁流与新中国!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恐怕就是斯大林格勒了。
在斯大林格勒,苏军士兵平均生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军官也只能活三天。
在情况最危急的时候,斯大林格勒已经被德军占领大半。
苏军增援士兵,必须首先渡过德军火炮和空军封锁的伏尔加河。
当时德军炮火很厉害,尤其是空军战机四处投弹。
任何一个超人的苏军战斗英雄,在渡河过程只能听天由命。
一旦被炮火击中,船只就会爆炸解体,任何人来不及逃走,全部都得死。
在电影《兵临城下》中,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的历史。
船只侥幸渡河成功,但已经死伤不少人。
期间试图跳船逃走的官兵,都被当作叛徒,从船上开枪打死。
成功渡河只是第一步,增援苏军还必须冒着炮火赶到需要增援的城内工事中。
当时斯大林格勒无处不在混战,双方都杀红了眼。
一个士兵从岸边前进到自己指定的阵地,至少要经过七八次战斗。
即便是一个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新兵,只能能够活着进入阵地,就是一个老兵了。
苏军此战伤亡高达112万9619人,其中仅仅是阵亡的就有47万人。
苏联军医武金斯卡娅的回忆录写到: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我在城外的医院工作。我有一次遇到了一个因为腿伤送来的中尉,他的腿包扎的十分特别,与我在学校学到的不同。在聊天的时候,他说他是和他的连在城中区战斗1周后,发现自己指挥的人还有八十多号,不过只有17个小伙子是自己原来的部下。其他人所属部队番号竟然横跨两个集团军、7个师、16个团,来自不同番号的47个连。步兵、炮兵、装甲兵、医务兵,没有逃走的居民…..整一个大杂烩,连兽医都有一个!不过那位兽医已经不治疗马了,成了个连简单手术都能做的外科医生,而且还干得非常成功。那个下士军衔的医疗兵都成了他的助手,连附近部队的伤员都抬到他那治疗。他的腿也是那位兽医同志处理的。我一直希望见见这位“外科医生”。因为即使以我的眼光来看,那位中尉的伤口处理的也十分有效。
永城市名邸四期能供暖吗?
据永城市名邸四期物业公司相关信息,该小区能够提供暖气供应。小区配备了集中供暖系统,确保冬季居民能够享受到舒适的室内温暖。因此,居民无需担心寒冷的天气会影响到居住舒适度。
物业公司也会定期进行暖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供暖系统的有效运行。因此,居民可以放心在名邸四期享受到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
河南适合种植什么?
近年来随着中医行业在逐渐回暖,河南省发展药材种植的越来越多。
由于河南省属于过渡区气候,适合河南省种植的药材有蛇床子、生地、白芷、甘草、黄芪、草决明、王不留、猫爪草、丹参、玄参、防风、薏米、车前子、皂刺、当归、知母、茵陈、蒲公英、板蓝根、荆芥、菊花、半夏、柴胡、薄荷、红花等等,这些药材的效益还是很好的。
河南省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有适合种植药材的气候条件。
拓展资料
蛇床子8-10月份种植,次年5-6月份采收,一年可以收购两茬,蛇床子主治妇科病,需求量年年增加,从2008年年需求量1500吨至2015年年需求量9000吨,价格一路上涨,2008年12元/公斤到2016年30-40元/公斤。干净货60元/公斤。
蛇床子主要以撒播为主,每亩3公斤,每公斤种子80元, 现市场价30-40元/公斤,亩产效益4000元左右。 蛇床子采收后还可以种植蛇床子,在9月底采收。所以近几年发展药材种植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棉花、油料、烟叶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区域种植优势有:小麦、玉米、烟叶、豆类、芝麻等河南还有很多名优特产品,如原阳大米、新郑大枣、开封西瓜、杞县及中牟大蒜、信阳毛尖、信阳板栗、洛阳樱桃、郑州蜜桃、南阳月季、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林县山楂、内乡山茱萸、西峡琥珀、洛阳牡丹、民权葡萄、永城辣椒、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怀药等,都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永城明天的天气情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永城明天的天气情况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