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天莒县的天气预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天莒县的天气预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郯庐断裂带多少年爆发一次?有什么规律吗?
可以明确的回答,世界上任何一条断裂带发生地震的规律都无法预测,更准确的讲地球上地震运动压根就没有规律可言,完全是地球内部能量随机释放造成的,只不过断裂带发生地震的概率相对高一些。
因为郯庐断裂带处在我国东部人口最密集区域,且纵贯南北属于我国东部板块最长的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过8.5级以上特大地震,所以每当山东境内有地震发生时,人们情不自禁的就会和郯庐断裂带产生联想,但其实建国后,山东境内大大小小的地震发生过几十上百次,真正与郯庐断裂带挂钩的几乎没有。
断裂带的形成种类分很多种,但统一规律都是地壳板块在挤压运动时,受力形成了断裂缝隙,每当地球内部地幔、地核的能量需要释放时,便大概率会从这些缝隙当中冲出,这也就造成了地面上的震动。就好比一只碗,如果已经存在裂缝,那么当下次再发生碰撞时,碎裂基本会从原先的缝隙开始。
而关于地震的规律,其实也就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规律,地球能量释放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内部原子核变产生能量波动以外,也与宇宙天体的运转规则有很大关系。当前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甚至都无法冲出太阳系,对整个宇宙天体的运转规律更是无从研究所以想要掌握地震的规律,最少还要在百年以后。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北东方向断裂带中一条最大的断裂带,最早的时候它北起山东郯城,北至安徽庐江,是因为扬子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的碰撞造成,故称郯庐断裂带。但随着后来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郯庐断裂带范围扩大,在我国延伸,2400公里,直接到达俄罗斯境内。
郯庐断裂带从起行程原因就可以知道,这必定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带。到现在为止,郯庐断裂带还保持着每年约2.2毫米的滑行速度。历史上郯庐断裂带也发生过多次地震,比如1688年山东郯城大地震,震级直接达到了8.5,破坏了巨大。而300年后,1969年渤海中部发生7.5级地震,之后没过几年,又在1975年辽宁年海城发生7.3级地震。根据史料统计,自公园前1400年,郯庐断裂带共发生了20次6.0级以上的地震,可见郯庐断裂带的活跃程度。
虽然郯庐断裂带地震多发,但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并无规律。我们无法通过统计过去的地震数据来推演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发生间隔。当然了,现在我们也无法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面对自然,我们仍显得渺小。
郯庐断裂带,南起庐江北至郯城,其实向北不止于郯城,而向北延申经潍坊,辽东半岛西,继续经黑龙江省直至俄罗斯。是世界上有名的深大断裂带。在这个断裂带上公元前七十年安丘发生过七级大震,公元一六六八年郯城发生过八点五级大震,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八日渤海发生七点四级地震,一九七四年在海城.营口发生七点五级地震。一般发生在这主断裂带与次级的北西向断裂交汇点附近,主断裂虽大但活动度不高,现在尚不能说多少年发一次大地震。整个地震预报还在探讨中。
前几天的济南地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不但对于济南所处区位的地质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郯庐断裂带也重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郯庐断裂带是在1957年,由原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大队通过航空磁场测量时,发现这一区域发现异常而发现。该断裂带当时测定的是南起安徽庐江,北至山东郯城,因而命名为郯庐断裂带,后来通过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发现该断裂带向北仍然在一直延伸,远远超过了郯城,穿过我国东北地区直达俄罗斯境内。从目前科学研究的情况看,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的长度有2400多公里。
关于郯庐断裂带的形成,由于其成因复杂,跨度太大,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结论,但主流观点认为早在三叠纪末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亚欧板块内部的扬子亚板块与中朝亚板块(华北地块和华南地块)发生碰撞,秦岭-大别山碰撞带以东的区域发生了逆冲和平滑交替但无规律的运行所致。郯庐断裂的威力巨大,在新生代发生过大规模的平滑活动,侏罗纪及之前地质年代的岩层均发生了错移,根据地质勘测的结果,这个错移的结果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断裂东部的岩层向西南方向大约移动了700多公里,并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左旋。从现在的遥感图像上,大家如果留意一下,在郯庐断裂带的所在区域,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断裂带与周围明显的地形地貌差异。
由于此断裂带地质活动仍然很活跃,断裂带所在区域发生地震的概率相对较高。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据统计,自公元1400年开始,郯庐断裂带纵向200公里的区域范围内共发生了8.5级地震1次、7.0-7.9级5次、6.0-6.9级11次。其中震级较大的有: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7.3级地震、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8.5级大地震、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7.5级地震、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
那么,能否根据该区域的地震历史,来判断以后发生地震的规律性呢?很可惜,从目前全世界的科学水平来看还很难做到。关于地震的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共涉及到地震学、地质学、引力学、地震波动力学、流体力学等诸多理论和学科,目前世界上对地震的预测还主要集中在中长期预测,就是根据地震带、断裂带的发展演变和外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判,预测结果带有时间、空间以及震强的区间性,也就是说只能预测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区间,不能具体到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间和区位上。
具体到郯庐断裂带上,科学家们把该断裂与江苏、山东的交界处列为重点监控区域,该区域遭受岩层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较大,比较容易积聚较大的能量从而引发较大规模的地震,但是频率较低,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没有个几百上千年是不会引发大规模能量释放过程的。
谢谢邀请!如果郯庐断裂带上有大地震,主要因素可能来自马里亚纳海沟的两大板块俯冲地带。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由于太平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插入欧亚大陆板块之下,板块进入地幔后逐渐熔化而消失,形成了马里亚纳海沟地带。在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弧后盆地和陆地山脉断裂带(郯庐断裂带)。马里亚纳海沟地带地质活动强烈,常出现火山爆发和地震。欧亚大陆板块断裂带许多,其中南北方向的郯庐断裂带较长。如果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在马里亚纳海沟处碰撞激烈,肯定会波及到郯庐断裂带上诱发地震。现在郯庐断裂带上温泉很多,只能说明该断裂带地质状态不稳定!至于什么时候会有大地震谁也说不准,但大震前小震闹还是可信的!
为何中国科研钻探第一井选在连云港,有何作用?
中国考研钻研第一井,又称为中国地学瑰宝的“第一井”。它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岩心为主要研究内容。坐落于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毛北村。它于1997年开钻,它由许多专家、工程师耗时三年才完成。耗资1.5个亿。
众所周知,要想了解地球的深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地表上打洞,中国有960万陆地面积,为什么会选择东海县毛北村呢。相关专家介绍,在全球,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规模最大、出露最好,也被认为是中国地学的瑰宝之一。科学家们经过层层筛选,并召开达60多位中外专家参与的国际会议。最终进过缜密考虑和挑选,锁定了东海县毛北村。 此次通过深达5000多米的岩心钻探发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岩石类型,具有特殊意义的榴辉岩和超基性岩,并且达到了1400米厚,大量的信息为深入的研究超基性岩变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对象。
当然,这口“宝井”的作用远不止这点,专家介绍,通过大陆科学钻探去可以对岩石圈进行直接的观察,比原来的采集岩石样本观察更有效果,也更加精确。而且在揭示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校正地球物理对地球深部的遥测结果,探索地球深部的流体系统、地热结构、地震发生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是我国宏伟“入地”计划的开头,它即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也是如今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中亚洲最深的科学钻井,身为中国人,要为祖国的强大点个赞。
莒县要发生地震吗?
近日,一条“地震专家预言山东可能会发生7级地震”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阅读量超10万人,消息称地震震中可能位于菏泽。
对此,青岛市地震局地震监测中心负责人表示,根据大震发生周期,山东近期不存在大震可能性。另外,根据国务院《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只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才能公开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违反国家规定,制造地震谣言,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因此,朋友圈消息不准确,请市民不要误听误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天莒县的天气预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天莒县的天气预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