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宿州今天到明天的天气预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宿州今天到明天的天气预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宿州迎宾大道除雪了吗?
根据最新的实地观察和官方通报,宿州迎宾大道已经完成了除雪工作。城市管理部门组织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人手投入到除雪一线,对大道进行了全面清扫,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除雪期间,路面保持通畅,没有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同时,城市管理部门也提示市民和车主要谨慎驾驶,注意道路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宿州迎宾大道除雪了。
2023年2月2日晚上8时起,宿迁交通集团作业人员迎着风雪展开作业,采取机械除雪和播撒融雪剂相结合的除雪模式,对迎宾大道二期、北京路、上海路、洋河大道全面展开作业,最大限度减少路面结冰。
目前宿州迎宾大道已经开始除雪工作。由于最近的降雪频率较高,道路上积雪比较严重,为了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除雪作业。
工作人员使用先进设备和工具对道路积雪进行清理,同时实行路面融雪药物铺撒,将积雪彻底清理干净。如需通行,需要注意安全,遵循交通部门的指引,合理规划行车路线。请注意,尽管道路正在进行除雪工作,也需要有耐心等待。
除雪了
据当地天气预报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从昨天起,宿州一直在进行积极的雪情应对。官方机构连夜开展了打雪工作,积极采用化学材料去除道路结冰,加强了交通管制。目前城市路面大部分干净、宽阔,车辆行驶条件良好。当地居民也参与了清雪工作,齐心协力,大大加速了市区道路和小区街巷的疏通。虽然降雪量较大,但宿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
我想春节期间去婺源,有什么推荐的吗,在济南开车自驾游过去?
你好,我也是济南人而且也是自驾,江西婺源除了看油菜花就是看晒秋了,从婺源到黄山也特别近六十多公里的距离,离着景德镇也不远,路况很好走,到达婺源不要把车停在山下做索道上山,直接把车开到山上去,上面可以停车,环山路有点绕注意安全,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自驾到贵州下云南,婺源两天时间就够了,再去爬个黄山,下山以后可以顺着一条河到达宏村都是一些很美的地方
济南到婺源可以先到徐州,然后去南京,南京到婺源,徐州是个🈶️文化历史的地区,值得游览的地方非常多。南京就不用多说了,秦淮河夫子庙,玄武湖,中山陵。婺源代表这徽州文化,值得游览的地方非常多,不远有三清山。是个不错的路线
自媒体达人李英文现在就在江西婺源,那儿的晒秋,红辣椒可以加上菊花,能摆成福字。
古树参天,有几百年的,景点很多,分东线,西线和北线。
房子古色古香,风景幽美,空气清新,很值得一去。
可以关注李英文,看看他的精彩视频。
解说的很详细,路线也正确,很有参考价值。
婺源分为三条线,分别是东、西、北三条线。东线包括 李坑、晓起、江岭等适合赏花,北线风光最好,包括彩虹桥 、思溪延村、李坑,西线,刚开发,游人不多 ,亲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哟。目前 亲去 是最适合赏红叶的季节哟而且交通、住宿都很好哟。
我想春节期间去婺源,有什么推荐的吗,在济南开车自驾游过去?
你好:
我是口袋摄影床车行,很高兴回答你的问答,春节期间从济南自驾游去婺源,我建议路线如下:
路线:济南—三河古镇668公里—婺源353公里,全程约1000公里
行程计划安排
第一天:济南—三河古镇,当日到达,如时间充足可晚上游览古镇夜色,品尝地方特色小吃。
第二天:游三河古镇。
第三天:三河古镇—婺源353公里,当日到达。
第四天:游婺源。
路线总结
去婺源的路线中途增加游玩三河古镇,这样可以减轻一次长途1000多公里自驾游的负担,大大减轻旅途中的疲劳,另外推荐:三河古镇至婺源经过休宁齐云山风景区,建议去齐云山一游,齐云山也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齐云山景区
此推荐希望能得到你的满意,如满意请点赞!
古代人打仗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神转折”的事?
东晋时期桓温率军讨伐成汉,在战斗不利情况下本来想鸣金撤退,结果传令的将士不小心传错命令,变成了击鼓,结果晋军奋力反击,反而取得了胜利,实现了神奇的逆转。
桓温出镇荆州时发现成汉皇帝李势荒淫无道,国力日渐衰微,认为是讨伐成汉的好时机,于是上疏请求出兵,并且不等朝廷回复,就带兵一万进攻成汉。
桓温伐蜀之时初期进展顺利,直逼成都。成汉皇帝李势孤注一掷,决定集中全部兵力和恒温决战,双方最终在成都城外的笮桥展开了大决战。此战恒温因为只有一万人马,而成汉兵力占优绝对优势,因此战局开始对晋军很不利。晋军先锋勇将袁乔几次冲击未能击败成汉军,参军龚护战死,只能后退。成汉军趁势反攻,乱箭一直射到了恒温身边。
见局势不利,晋军将士“众惧欲退”,恒温也决定先撤军保存实力,因此下令鸣金。然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听到鼓声以为恒温下令再行进攻,因此率军转入反击,“因麾而进,声气愈厉”,而晋军后军也以为前军获胜,因此都奋勇向前。正在进攻的成汉军遭到突然反击,阵形大乱,反被击溃。晋军趁机全军压上,“遂大破之”,一举攻下成都城。
李势战败以后逃到晋寿,最后决定投降,恒温一举消灭了割据44年的成汉,因为鼓吏出错,最终扭转了一战的局势,灭了一国,也可以说是一个神奇的转折了。
感谢头条平台提供答题的机会!我觉得有这么一场战争的结局算是神转折。
成为春秋霸主后的晋文公拉上了秦穆公一起揍邻居郑国,本来从实力对比来看,灭掉郑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结果战局发生神转折,几十万秦晋大军居然灰溜溜的回去了,弱小的郑国得以存国。
实力相差悬殊,陷入亡国危机
公元前630年农历9月的一天,郑国国君郑文公彻底陷入了绝望,因为根据线报,秦晋达成共识,一起出兵讨伐自己。
现在,晋文公亲自率领军队驻扎在了函陵,也就是郑国都城新郑的郊区,等于已经打到自己家门口了。
(图为晋文公剧照)
更糟糕的消息又传来,秦穆公率领秦军正在往新郑赶来,现在已经走到许昌了,不出三日,秦晋大军将完成对新郑的包围,那时,郑国将毫无还手之力。
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两个大国联手找自己晦气,郑国还能指望谁呢?
靠自己吗?可是郑国早已不是郑庄公手下的春秋三小霸了。说来惭愧,自从庄公去世后郑国便陷入了内乱,权臣乱政,各方势力内斗不止,国力一年不如一年,怎么可能抵挡的住秦晋大军的进攻呢?
靠自己一直依附的楚国吗?唉!这场祸乱就是楚国给招来的!两年前,晋楚逐鹿中原,争夺春秋霸主地位,谁胜出谁将成为霸主,诸侯各国都要臣服于它!诱惑太大,于是郑国拿国运作赌,暗地里站队楚国,并且出兵助战。结果楚军在子玉的带领下一败涂地,连子玉自己都含羞自杀了,楚国老老实实的退回了南方,晋文公一战成名,成为春秋霸主!
楚国现在实力大减,躲着还来不及,怎么会来救援自己呢?
本来郑国上下全部以为这次在劫难逃了,许多官员私下已经收拾好了行李,随时准备带着家人跑路。
神转折——一个人一张嘴瓦解秦晋大军
这时有人为郑文公推荐了一个叫烛之武的厚黑学专家,据说他忽悠人的本事很厉害。话说这郑文公也没抱太大希望,权当是死马当活马医,于是就跑去找烛之武帮忙。
烛之武因为自己多年来不受郑文公重用,所以一开始不愿意去,还和郑文公发起了牢骚。但经不住郑文公求情,最后同意去去会一会秦穆公。
于是烛之武连夜出城,紧赶慢赶跑到了秦军大帐,秦穆公接见了他,或许他想看一看这位说客能玩出什么花样。
见面后,烛之武也不绕弯子,直接说了下面这些话:
- 你们两位大佬合伙来找我们郑国的麻烦,我们知道自己要倒霉了,但是如果我们挨揍对你有半点好处的话,我也不会大半夜的不睡觉跑来打扰你了。
- 因为你动脑子想一想啊,西安离郑州这么远,又不通高铁,晋国打我们你跟着瞎参合干什么呢?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别忘了我们中间还隔着东周和晋国呢,郑国灭亡后,晋国国土就大大增加了,而你却捞不到好处。
- 而且晋文公已经是霸主了,如果再吞并郑国,实力将进一步碾压你哦!说不定,晋国下一步就要揍你了!为今之计,你应该帮着我们和晋国对着干,而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烛之武一席话说的秦穆公一愣一愣的,冷汗把衣服都打湿了。秦穆公心想,这哥们说的是啊,晋文公那个糟老头子心眼坏得很,上次许诺送给我的几块地盘最后也没有兑现。
当然了,您要以为秦穆公仅仅就是被这几句话给唬住了而撤兵的,可就太小看他了。
秦穆公是什么人呢?他可是春秋霸主之一,虽然对此存在争议,但至少说明这是位有野心的君主。
秦穆公知道,秦国将来想要东出逐鹿中原,必须经过晋国,秦晋将来必有一场决战。如今自己帮着晋国搞扩张,帮他们踢开进一步雄霸中原的绊脚石,还天真的以为能从晋国那里分到一杯羹,实在是失策啊!
(图为秦穆公剧照)
于是秦军连夜撤回去了,不但撤军了,还留下一支军队协同郑国防御作战。
第二天天亮后,晋国侦察兵发现秦国人连招呼都不打一声自己跑回去了,而且还留下一支部队和昔日的盟友对着干。气的晋文公的舅舅子犯想要立刻攻城,你怂了,我们单干还不行!
最后还是外甥晋文公比较成熟,他说:“算了吧,反正现在我们也不占优势,又没有舆论支持,倒不如卖老秦一个人情,这一趟就当我请大家公款旅游了,咱也撤吧!”
于是郑国人惊奇地发现城外的几十万大军竟然不放一枪一炮,后队变前队心甘情愿地回家了,而弱小的郑国居然凭借一个人一张嘴劝退了几十万大军,成功化解了亡国危机!
我觉得,这次还没开打就结束的战争,不得不归为一次战场神转折,你说呢?
有意思的是,公元前375年郑国前脚活着进入战国,后脚就被韩国灭掉了,而这韩国是晋国的三个主要继承者之一,所以郑国到底还是被晋给灭掉了。
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让郑国转危为安,其实是钻了大国之间需要相互制衡的空子,郑国虽然没有被灭掉,也不过是在强国之间的夹缝里苟延残喘而已。
由此可见靠嘴皮子虽然使这次战争发生了神转折,却不能让国运发生转折,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弱国如果不能发愤图强,终将会被强者吃掉!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评论,我是观点君,历史中简堂小拇指——挑千愁,专注三国史、明史,欢迎关注我哦!】
试想一下,当你指挥的军队远不如敌方,只能负隅顽抗时,天上掉下来的陨石砸入敌方阵营,你顺势击败敌方,这算不算神转折?
这并不是玄幻小说的情节,在王莽篡位后建立新朝,推动一系列不合时宜的改革导致天下大乱,各地出现多只起义军反对新朝统治,其中最大的两股势力是绿林军和赤眉军,吸引着天下有雄心的人士加入,包括汉朝宗室,其中就有东汉刘秀,时任偏将军。
王莽于公元23年派兵镇压起义军,新朝军队拥兵43万,号称100万,将仅有1万军队的绿林军围困在昆阳,刘秀趁乱突出重围去搬救兵。绿林军在被长期围困的局势下,虽然多次击退新朝军队的进攻,但是始终无力挽回局面。
守卫昆阳的王凤甚至多次投降,新朝军队一概不理之。刘秀突围后奔波多地召集军队,也不过万人,数量上远远不如新朝军队。当刘秀率军抵达昆阳时,面对的形式是,占据绝对优势的新军将昆阳围困的水泄不通,随新军出征有王莽上林兽院的老虎、豹子、大象、犀牛等猛兽,时时发出令人胆寒的啸声。
按照正常的剧情,接下来就是刘秀奋力作战,但是寡不敌众战死,昆阳城为新朝军队所破,王莽顺势平定天下,农民起义运动陷入低潮期。但是在刘秀这位透露着逆天改命的光环的人面前,号称穿越者的王莽也无力抗拒。
《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记载: 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意思是,夜间有陨石砸入新军阵中,白天有乌云像山一样倒向大营。在迷信思想浓重的古代,这意味着上天抛弃王莽,新朝天命不再。
陨石与乌云的异像,让新朝军队彻底失去了军心,刘秀顺势里应外合击败了新军。最惨的是,新军在逃跑中,遇到了“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在刘秀追兵和天气的双杀下,新军溃不成兵,几乎全军覆没。
更大的影响在于,昆阳之战以后,新朝主力军丧失殆尽,王莽再也无力镇压起义军,仅几个月后,新朝灭亡。而此战中,刘秀以其勇武的表现脱颖而出,获取了足够的政治资历,为日后重建汉朝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此战后仅2年,30岁的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所以突如其来的陨石,灭亡了新朝,推动建立了东汉,继而影响了近200年的中国历史,堪称战争史上的神转折。在古代,由于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有限,对于陨石等这种正常天文现象,通常会被认为是上天的指示,当这种现象碰巧发生在战争中,会发生不经意的效果。
在西方也同样有类似的例子。公元前6世纪前后,波斯高原兴起的米底王朝逐步对外扩张,兵锋直至小亚细亚,与吕底亚王朝爆发激烈的战争,双方在柯孜勒河附近展开长期的攻伐,善后持续5年左右。在某一天,两军正厮杀正酣时,太阳的亮度逐渐减弱,星星也现出身影。虽然不就太阳重现人间,但是两国都认为这是上天的警示,遂罢兵回营,一场持续多年的战争居然被一次日食给终结了。
这场战争根据《希波战争史》的记载和后世对太阳轨迹的推测,发生于公元前585年5月28日。
在天文异像面前,古代无论东西方,都将其和天意或者神的警示联系在一起,形成战争史上的神转折。
我是夕惕若,欢迎关注。
1762年初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无比绝望,六年的时间里,他带领这个小国孤独的挑战着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哈布斯堡帝国、法国、沙皇俄国、西班牙,他赢了一仗又一仗,可是敌人似乎无穷无尽。回头看看在汉诺威全程挂机打酱油的盟友英国,曾经无比中二的老腓只能摇头叹气。
现在反普鲁士盟军已经向柏林进发,自己的国家已经没有继续战争的能力,波罗地海最后的出海口科尔贝格也在俄军的猛攻中陷落。外无强援,内无出路,腓特烈同志觉得是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了,战败被俘的耻辱是绝不能接受的。他提笔给自己的姐姐威廉敏娜伯爵写了一封信,当做交待后世,甚至他已经做好了自杀不成而被俘的准备:
假如我战死了,一切事务必须丝毫不变地照常进行,……假如我不幸被俘,严禁为我个人抱有丝毫顾虑,或者对于我在被俘期间所写的片纸有丝毫准重。
写完信的腓特烈二世疲倦的闭上了双眼,近五十年的人生自己不停的抗争着。少年时抗争父亲包办的婚姻,和好友出逃英国被抓获,害的好友被杀;青年时接过王位,抗争对士兵的不公,解散父亲创建的巨人军团,赢得了“士兵国王”的美誉;再后来,他代表自己的国家抗争欧洲的权力分配,他要更大的权力,甚至不惜诉诸战争。现在战争已经打了六年,国家和自己都已经疲惫不堪,自己似乎又一次上演了古希腊的英雄悲剧,也好!那就轰轰烈烈的战死吧!日耳曼永不屈服!
亲卫敲门的声音打断了腓特烈二世的沉思,进门后卫兵递给他一封信,俄国送来的。愤怒攫取了腓特烈全部的神经,他向卫兵怒吼:“俄国佬想羞辱我吗?!我们还没有战败!我和我的王国会战斗到最后一刻!”
卫兵神色古怪:“陛下,不是劝降的,新任沙皇彼得三世宣布俄国退出战争,并且切尔尼谢夫将军带领那两万精锐俄军将转交您来指挥。”
腓特烈的脸瞬间变成了大写的囧字:“卡尔(彼得三世的德文名字)的脑子坏掉了?”
卫兵:“沙皇陛下请特使转达向您的敬意,他说是您忠实的崇拜者者,不能允许向您举起刀剑。”
受不了这种强烈转折打击的腓特烈有点眩晕,他迟疑的问卫兵:“就是说进攻我们的主力部队现在变成了我们的人?这仗我们翻盘了?”
卫兵点头:“是的,陛下!”
腓特烈实在受不了画风如此快速的转变,幸福的晕了过去。就这样,被称为“勃兰登堡王室奇迹”的事件发生了,脑残粉拯救了一代名将腓特烈大帝。七年战争的胜利让普鲁士一跃成为欧洲五大强国。
我还能总结什么?看多了欧洲历史,我只能说逻辑什么的都是扯淡,在那帮思路清奇的欧洲佬身上,啥事儿都可能发生。当然,即使在以扯淡著称的欧洲史里,这么扯淡的翻盘也是奇迹,只能是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说古人打仗的神转折,不得不说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北汉皇帝刘崇。
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汉皇帝刘崇,是沙陀人,也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亲弟弟。
(图:北汉世祖刘崇像)
刘知远建立后汉中,让自己的弟弟刘崇任北京留守,镇守太原,因为太原是他的龙兴之地,也是抗击契丹的前沿阵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必须交给亲信之人把守。
可惜刘崇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他贡献了多次“神操作”,令人哭笑不得。
一,面对郭威,天真幼稚,把自己儿子送人头
郭威是后汉重臣、五代名将,奉后汉高祖刘知远临终所托,辅佐少主刘承祐,没想到刘承祐心狠手辣,想要除掉辅政大臣,便把郭威留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家老小全部灭门,郭威不得不率军造反,最终反戈一击,刘承祐死于乱军之中。
刘崇是刘承祐的亲叔叔,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率军南下,兴师问罪。
但他走到半路,听说郭威准备迎立刘崇在徐州的儿子刘赟为帝,刘崇一听大悦:“自己的儿子要做皇帝了,还有啥担心的?”于是打道回府,又回太原去了。
如此天真幼稚的头脑,真不愧是政治白痴。
刘崇刚回太原,就听到一个悲催的消息:自己的儿子刘赟还没出发,就被郭威派人害了!
二,面对柴荣,怒刷智商,得罪外援导致溃败
刘崇和郭威的后周成了世仇,但刘崇多次上门寻仇,都被郭威打得很惨。
郭威死后,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柴荣继位,刘崇趁机带兵南下,准备报仇雪恨,双方前锋在高平展开大战,这次大战中,刘崇接连贡献了两次“神操作”,成为战役的“神转折”。
此番大战前,刘崇重金从契丹请来外援助阵,但大战一触即发,刘崇突然脑袋抽筋,吃起了后悔药:“早知道后周就来这么点人,何必花大价钱请契丹外援呢?”
契丹主将耶律敌禄看出刘崇轻敌的苗头,提醒刘崇不可大意。
刘崇不以为然,答了一句:
“机不可失,老兄你别说了,站一边看我表演吧!”
杨衮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心里很不痛快,悻悻地站到一边。
这仗还没开打,刘崇就把外援给得罪了。
(图:契丹骑兵像)
刘崇的神操作还没结束,他正准备冲锋时,战场的大风突然大变,从北风转向南风,从顺风变成了逆风,对刘崇大大不利。
看来老天爷也打算给刘崇提个醒,可刘崇手下的气象专家、司天监李义却拍着胸脯保证:
“大风转向,对我军有利,陛下别犹豫了,下令进攻吧!”
枢密直学士王得中急了,拉着刘崇的战马说:
“我军逆风作战,哪能是有利呢?这个李义胡说八道,误我军国大事,应该斩首!”
刘崇不以为然,怒道:
“吾计已决,你这老书生再胡说八道,我砍了你的脑袋!”
刘崇大手一挥,数万大军如潮水般发起进攻,此处略去数百字。
是役,北汉军惨败,十亡七八,刘崇狼狈逃窜,甚至学曹操玩了一出割须弃袍,换上粗布衣服,戴上斗笠,扮成老百姓,一路狂奔,逃回太原老巢。
刘崇之所以贡献如此多的神操作,跟他的出身经历是分不开的。
他少年时是一个流氓无赖,不务正业,嗜好赌博,后来加入军队混饭,靠着哥哥刘知远才不断升官,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刚愎自用,这样的人当了皇帝,不败才怪。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宿州今天到明天的天气预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宿州今天到明天的天气预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