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齐齐哈尔依安县明天的天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齐齐哈尔依安县明天的天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五常市已经开始烧秸秆了吗,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现在不让农民烧荒,让农民如何处理秸秆。到来年春天如何种地?光靠抓,罚款,管用吗?反尔加重了,政府与,农民的矛盾。如不能合理的解决,早晚是要出乱子的。要抓烧荒的,能抓的过来吗?九亿农民,不是小事。希望有关部门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来五常办事连续二天雾霾,昨天早晨能见度二十米左右,刺鼻的味道,昨夜十点起来满天星星,天气晴朗,凌晨三点有轻微的烟味,期点三十在大罗屯出发到市里,刺鼻的味道能见度不超过二十你全天都是
这次的雾霾天气的原因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冬季由于气压低的缘故很容易形成雾霾,工业,汽车尾气,最主要是还是东北地区随着温度的急剧下降,供热公司,农村住房采暖都会加大用煤量 ,加之最近黑龙江地区风力很小,自然就会形成雾霾天气,至于说农民焚烧秸秆,个人认为不是主要原因,各级政府今年禁烧秸秆的管控力度很大,有个别焚烧现象很难避免。如果近期有明显降雪,雾霾自然会消散。
玉米价格自11月下旬到现在持续小幅跌落,知道什么原因吗?
玉米价格自11月下旬到现在持续小幅跌落,知道什么原因吗?
确实如此,近一个月来,国内玉米市场均价已经整体下跌连续多周!均价由1864元(11月11日均价,折合0.932元每斤)下跌至1834元每吨(12月6日均价,折合0.917元每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个人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分别来自产能,需求以及渠道!
全国玉米均价持续下跌1月左右!
来自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11月12日,全国玉米均价达到了1864元每吨,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此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开始了喋喋不休的态势!截止目前,这一价格水平已经回落至1834元每吨,刚好下跌了30元每吨!在最周一周(11月29日至12月6日),国内玉米市场均价有1850元每吨下降至1834元每吨!由此可见,从11月11日全国玉米均价达到近期价格最高点时,随后的两天时间里一直保持在这一位置,随后的11月14日开始,这一走势开始由平稳改为小幅走低!
第一,业内对于2019年全国玉米产量的乐观预测!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玉米总产量高达2.61亿吨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虽然今年东北局部地区玉米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减产明显,但是官方以及业内还是非常看好今年的新产玉米供应能力。
第二,非洲猪瘟的影响依旧没有完全消除。作为影响全体国民的非洲猪瘟疫情,也让今年的国内玉米市场前景一片昏暗,特别是对于饲用玉米领域消费造成的影响可谓是破坏性的,虽然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已经开始回暖,养殖业开始复苏,但是养殖产业原本的玉米消费需求被明显削弱,极大的抑制了近期的玉米上涨态势!
第三就是交通因素,降雪天气,运输成本增加,严查超载等问题,也是不利于玉米价格上涨的负面因素。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12月9日也就是昨天,全国玉米市场均价仅为1830元每吨,不但不能和去年同期相提并论,甚至还较上月同期的价格水平下跌了超过30元每吨。当然这还只是全国玉米均价,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玉米进厂价格或者收购价格一夜之间跌价30元每吨的冷清行情。虽然少数地区收购价格略有回暖,最近四周全国玉米价格整体下跌是一个显然的结果。
现在已经是阳历12月份了,对于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来说大家可能对于题主这样的一个玉米为什么会在春节前走低,应该是习以为常了。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里面的原因:
首先来说玉米在每年的春节前都会出现价格小幅度的下跌。我们豫东地区种植玉米的面积应该也是比较大的,由于现在种植大田农作物基本上不能够做到养家糊口,所以很多农民朋友们都会选择过上“二栖”的生活。农闲的时候出去打工挣钱,农忙的时候回家帮忙收种庄稼。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咱们农民工提前返乡,这样的话就会趁着年前的这段时间把玉米给脱粒出售,这就造成了现在玉米的大量上市,即玉米交易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行情,那么这些收购玉米的二道贩子也会趁机压价。
其次就是由于天气的原因,现在已经是二十四节气的大雪了。按照我们这里的俗语说就是“十冬腊月”了,天气的比较寒冷对于玉米的运输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的话也会对玉米的价格行情有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个时候的玉米价格行情走势一般都是稳中略降的,如果说想要卖高价格可以等到春季的时候再出售。
今年的玉米价格走势比较沉闷,尤其是进入11月份下旬之后,玉米价格由低位震荡逐渐转弱,到11月17日开始进入下跌通道当中,全国玉米价格也由当时的1978元/吨回落到12月9日的1939元/吨,每吨下跌39元,受玉米上市量高低不同的影响,各地跌幅略有差异,山东地区回落略高一些在每吨50元左右,华北、东北地区下跌偏少,跌幅多在每吨30元左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近期玉米价格下跌的呢?三农广讯分析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
第一,东北玉米上市量逐渐增加因素。由于东北地区玉米受天气影响,成熟期推迟大约在10-15天左右,导致玉米上市推迟,在11月下旬之后,上市量逐渐增加,导致整个北方玉米市场供给逐渐宽松,尤其是进入12月份之后,各玉米收购企业门前送粮车辆明显增多,一些企业调低收购价格。
第二,玉米下游需求平淡,没有实质性的增量。由于全球经济低迷,玉米产业也受到冲击,导致玉米工业加工、玉米深加工、以及饲料玉米需求维持较低水平,由于需求不足,导致玉米价格没有起色。
第三,生猪养殖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据农业农村部10月份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存栏量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1.4%,这是超过1.6亿头生猪的减量,对于玉米的消费下降幅度可想而知,可以说与去年的饲料消费量根本比不了,这也是导致玉米价格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玉米加工终端产品价格走低因素。这个因素直接导致加工企业利润下降,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原材料玉米价格的回落。据了解,12月9日,各地玉米淀粉、酒精、DDGS等价格均出现大幅回调,其中广东淀粉价格2540元/吨,环比下降2.31%,同比下降4.87%;河南北部酒精价格5050元/吨,环比下降5.61%,同比下降2.88%;吉林松源DDGS价格1800元/吨,环比下降4.26%,同比下降12.2%。这只是举例,其实大部分地区玉米终端产品价格在下降。
综合来看,引起目前玉米价格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计过了春节前这段销售大量期,再加上春节后生猪养殖业的回暖,以及市场余粮的减少等因素,春节后玉米行情走强是概率是比较大的,对于一些手里有玉米的朋友,如果不等用钱,可以留一留,节后行情坚持看好。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文/三农广讯)
玉米价格自11月下旬到现在持续小幅下跌的根本原是农民集中销售,短时间内供大于求而造成的
。
由于2019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出现了大旱天气,造成了部分玉米减产,所以新玉米一上市,各大饲料厂和玉米收购商便争抢收购,玉米价格普遍高于去年,每斤收购价都在0,95元左右,但是,由于2019年国内养猪行业受非州猪瘟的影响,使养猪数量大大减少,因些造成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大量减少,再加上新的玉米上市,商家争抢收购,短时间内玉米库存量供大于求,这也是近期玉米价格小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二是,2O19年春节将近,农民即将进入销费旺季,出售玉米心切,再加上出外打工的农民回乡,一些因劳力不足还没有脱离凉晒玉米的农民,极积加工,集中销售,使得收购商着意压低玉米价格,每斤降低了2分钱左右。但从2019年玉米的整体行情来来说,价格基本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现象。以我个人分析,虽然当前玉米价格有小幅度下跌,但随着养猪行业的快速好转,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加,玉米价格很快会跌中有升,并且上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神语兮兮欢迎各位位朋友阅读讨论!
关于近期新季玉米价格,我们这边当地玉米价格大概为0.91元~0.93/斤左右,水分14~16%,有些因天气影响略有霉变,看样子目前新季玉米水分仍偏高,普遍高达18~19%左右,因干粮量较少,使得五成左右农户仍选择囤粮惜售。不过,离过年仅剩40多天,有些打工农户因冬季天气寒冷或环保压力加大而工作量减少,开始陆续返乡回家,因此,我感觉12月份前后市场上新季玉米供应量会明显增加,进而加重供过于求局面,受各地玉米主产区集中售粮季节临近影响,短期内玉米行情或呈现持续下跌态势,对于打算卖粮农户应该适时出手,避免盲目惜售而误入“卖跌不卖涨”阶段!下面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目前玉米行情仍为买方市场,盲目惜售不可取!根据了解,受养殖业产能大幅缩水影响,玉米饲料消耗量大幅下降,导致今年玉米市场需求量首次出现5年以来的下滑,而12月头一周的玉米行情因需求方不断下调价格,出现了高频率低幅度的向玉米供应商示威,并渐渐击垮市场供应者的惜售待涨情绪,似乎警告玉米当前供应端“目前玉米市场行情走势仍为买方市场为主,切莫盲目惜售看涨!”,而对于目前市场供应端来说,因新季玉米仍处于农户手中,去年陈粮则在贸易商手中,因玉米价格波动而各有小算盘,因难以拧成一股绳而无力搅动市场供需关系,所以说,11月下旬以来的玉米行情走势并不乐观,对于待售农户应适时抓住机会而分批出售,避免玉米价格下跌后低价卖出而种植效益受损!
二、今年新季玉米水分偏大,导致价格不理想。据国内11个玉米主产区新粮收获情况来看,今年因多地高温干旱和降雨偏多影响,导致玉米晚熟、晚收现象较多,而留给玉米晾晒和购销时间则明显缩短了!再加上冬季天气不理想而脱水过程较慢,使得农户家玉米水分仍普遍过高。受水分大而不宜存储备货影响,需求企业采购量不大且不积极,并且有些地区企业利用了潮粮低价、潮粮容易发霉等因素影响市场行情走势而主动下调了收购新季玉米价格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采购企业的市场主导权,可以为所欲为仗着货多、潮粮而不断向供应端进行压价!
三、今年过年时间较早,导致年底购销时间短而卖粮压力大、售粮过于集中。这几年随着农村越来越多农户选择农闲时外出打工,导致农户卖粮时间多集中过年假期内,也就是年底春节前后,一般寒冬腊月份是各地玉米售粮较为集中时期,使得农户卖粮压力很大,很容易处于供过于求局面加重时期,致使需求方和中间商有机会掌控市场话语权而不断下调玉米价格买入!所以说,11月份下旬时离过年仅剩50天左右,受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冲击而导致了玉米行情开始明显波动,其中以下跌态势较为普遍吧!
总得来说,今年玉米价格并不乐观,毕竟养猪业产能下滑了40%,不仅导致猪价大幅上涨,也首次降低了国内玉米需求量,而明年养殖业恢复产能之时又显得遥遥无期,使得农户不可能长期手握玉米不卖,因此,短期内农户可以根据当地玉米行情走势和自家玉米水分高低、家庭收入比重而适时考虑卖粮,避免盲目惜售而陷入年底玉米低价潮中!(以上为个人见解)
东北什么时候下雪?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不知道题主是东北哪个屯的呢?
也就前两天的事儿,东北那嘎哒雪下得可嗨了!黑龙江的、内蒙的不少地儿,那是风雪交加、雪花飞舞啊!11月9日晚上,哈尔滨迎来了今冬的首场降雪;黑龙江一个叫依安的地方,11月10日那天雪积了29.4厘米厚,还打破了当地11月最深积雪的纪录!不知道题主家那儿下了没有?
对于哈尔滨来说,这2017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根据1981~2010年的平均,哈尔滨冬天第一场雪,早在10月19日左右就该下了(也就是说,今年这场初雪,比平均水平偏晚20天左右);另外两个东北的省会城市,长春的平均初雪日期是10月23日,沈阳的平均初雪日期是10月29日。从大面儿上来说,东北地区的初雪日期集中在10月中下旬。今年哈尔滨的雪已经迟到了,长春的雪下没下题主记不太清了(请见谅),沈阳的雪还没见着影儿呢!
接下来这两天,也就是13日~14日,东北又要下雪了
不过这雪并不是雨露均沾的,黑龙江很多地方时隔数日有望再度见到雪花飞舞的景象,只不过这次下得不如上次那么大;而对于吉林和辽宁来说,可能只有东部地区会有雨夹雪出现。
所以如果题主是辽宁的,今年的初雪,恐怕还得等些时日!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如有不准确之处,望不吝赐教!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个赞吧!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谢邀。
近期如果搞个民意调查,公众对天气的最大期望应该是下雪和下雨,让天气不那么干燥,使得感冒的病毒和细菌不要肆意扩散,诉求的底线好歹能刮点风,让空气变清新,雾霾退散。老天爷派出冷空气来当谈判代表,双方经过友好磋商,大概达成以下共识:雨雪不是全都有,刮风扫除雾霾可以有。但作为冷空气出兵的附加条件,还要有降温,平抑下近期偏高的气温。
那么什么时候东北下雪呢。。。
其实不少地方已经下了,毕竟是东北是吧。。。
比如11月9日晚上,哈尔滨迎来了今冬的首场降雪。对于哈尔滨来说,这2017年下半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要晚一些。根据气候统计,哈尔滨冬天第一场雪,应该在10月19日左右就该下了。另外两个东北的省会城市,长春的平均初雪日期是10月23日,沈阳的平均初雪日期是10月29日。
其实东北今年冬天以来的气温是明显偏低的,冷空气频繁,往往东北是遭殃最明显的。
而降雪,今年冬天我国大部分地方降雪都稀少。北京已经60天左右没有降雪,我国中东部的北方大部地区,11月以来的降水量只有常年同期的两成不到。
干燥是近期的重点,大家一定要记得补水。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希望您可以给我点个赞!花不了多少流量哒!相信我!嘿嘿嘿!
我有5万斤玉米,我想等七月卖,能卖到1.2元一斤吗?
从这几天的玉米价格来看,其行情一直低迷不振,题主还想要等7月份卖出去,显然这是不理智的做法。从现在的市场交易情况来看,只有6000吨进入市场中,也就是说还有2亿吨在经销商和农民手里压着。经销商自有消化渠道,我们不去考虑,就单纯看农民手里的玉米,大家还是别等那么久了。
即便7月份的玉米价格上涨,但卖到1.2元一斤的可能性非常低。要知道2019年的玉米总体质量比较差,因此市场的收储积极性降低,自身的底子不是太好,如何能高价?
当然玉米接下来还会持续低迷,能稳住1元就不错了,主要是受这些影响。
1、养殖需求弱
从近期的行情来看,养殖企业对玉米的需求较低,不少中下游企业的饲料存量高,但养殖的需求较弱。毕竟我国的养猪还在恢复阶段,而生猪的补栏周期比较长,因此不可能像鸡鸭那样快速的恢复。
而鸡鸭的喂养量也在下跌中,就算是恢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现在问题是,鸡苗飙升到5元,挡住了大多数消费者的步子。
特种养殖因受政策影响只能关停,对玉米的需求会再次减弱。
2、进口影响
因受到前段时间的运输受阻,进口的玉米迟迟没放舱,但预计接下来会大批到达港口,这样的话也会让市场的量增加,从而进一步的抑制玉米行情。
3、深加工企业压价
目前玉米需求最多的就是提炼出医用酒精,不过企业对玉米价格进行压价,主要还因农民手里没有贩卖的量太多了,因此才影响了整体的市场。
总的来说,在玉米供应量充足、需求疲软的情况下,玉米价格能保住1元就不错了,别想着1.2元大关了,玉米放置时间长了,还会发霉,题主要小心!
本人意见:应随行就市。
1:现卖每年1元计5万元。
2:5万斤储存需要库房保管。
3:现粮含水大必少秤。
4:5万存入银行三月利2000元。
总之一句话随行就市买到手是钱。
今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原因,造成了农民手中的玉米非常的多。去年秋季我国新玉米总产量在2.6亿吨左右,而市场上成交量目前预计在6000万吨左右,农民手中的玉米还有2亿吨左右。今天的玉米的市场行情总体上来说有所下滑,平均每吨下跌了1.95元左右,全国玉米的平均价格为0.997元每斤,最高的玉米价格为云南地区平均为1.14元每斤,最低的为内蒙古地区的玉米价格平均为0.94元每斤。
今年的玉米价格平均比年前每斤上涨了0.1元左右,主要是因为一层的原因使得农民手中的玉米没有办法卖出来,以至于留在农民的手中了。这也使得养殖场缺少了饲料或者是粮食,特别是玉米的缺少量非常的大,甚至造成了某些养殖场出现了因为缺粮或者缺饲料的原因而出现死亡的现象。2月7日我国曾经上市场上投放了296万吨的玉米,缓解了市场玉米需求量。
但从2月17日我国取消了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也由于冠状病毒疫情减弱的原因,除了湖北地区,现在其他省份的已经逐渐好转,并且恢复了所有的交通,但是农村依旧是限制着未来的车辆和人员进入农村。尽管我国目前鼓励所有的企业或者是商贩,解决农民的农产品的滞留问题,实行了一路绿灯的运输方式,但是对于农民手中的玉米还是不能够解决。因为我国玉米种植的主产区域在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北方地区由于目前大雪覆盖大地,也使得玉米的运输增加了难度,更何况黑龙江地区的疫情还在严格的管控中。
在从目前我国库存量来看,目前储备粮还有5000多万吨,在等着疫情过后准备拍卖。这方面也会打压疫情过后的玉米价格至少能够影响玉米价格的行情上涨。当然疫情过后,外国的玉米会陆续的向我国进口,因为我国才是玉米的消费大国,主要原因是我国养殖规模非常的庞大。加上近两年玉米的工业加工使用量增加,也使得我国玉米需求量增加。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国外的玉米进口量,毕竟国外的玉米比我国的玉米价格每吨要低30~50元每吨。
总之,对于题主手中有5万斤玉米,想等到7月份再出售,而且等到价格在1.2元每斤的时候出售,对于这种想法今年应该不能够实现。尽管非洲蝗虫灾害影响了北非西亚以及南亚几个国家的玉米的产量,但从总体上来说,世界的玉米种粮食产量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而且我国的玉米的总产量也不应该受到影响。玉米的主要用途是作为饲料使用,对于人类的粮食消费量是不影响的,所以玉米的后期行情以稳为主,价格小幅度的上涨。尽管我国目前的养殖行情非常的好,而且又实行大豆进行计划,这些因素对于我国玉米种植户总体上来说影响不大,因为目前种植玉米的每亩收入还是比大豆要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齐齐哈尔依安县明天的天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齐齐哈尔依安县明天的天气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