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看一下新民明天的天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看一下新民明天的天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现在什么行情?
从最新发布的消息来看,黑龙江刚刚开始了启动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照比去年推迟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低收购价格预案的执行,将给整个水稻行情市场价格起到提振的作用,但是受市场整体各行情要素的制约,未来一段时间水稻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目前的黑龙江地区的水稻行情如下:
据哈尔滨各大米业公司上周最新报价2019年新季长粒粳稻收购价1.55-1.62元/斤,与上周持平,部分厂家由于长粒粳米出厂价下降,所以下调了水稻收购价较上周下跌30元/吨;2019年新季圆粒粳稻收购价1.25-1.27元/斤,这个价格照比上周总体下跌了下跌60元/吨。鸡密虎地区圆粒粳稻收购价维持在1.3元/斤。
目前黑龙江地区的水稻行情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价格不稳定,未来有可能会继续下调:
黑龙江的大部分水稻都是通过各大米企进行销售,虽然有托市收购,但是今年托市收购启动比较晚,造成了大部分农户水稻积压,加上目前距离春节期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农民急于卖粮变现。市场销售愿望强烈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加工企业借机压价。
2、托市收购很难推动价格上调:
根据托市的预案价格说明,今年收购的粳稻应为2019年生产的并且符合三等以上标准的稻谷,收购价格为每市斤1.3元,但是这个托市收购的价格对农民并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卖粮过程中去掉水份和杂质后,真正的农民卖粮价格要低于最低收购价格。特别是今年黑龙江稻谷质量普遍偏差,等外粮占比较往年偏高,再加上当前属于水稻的高库存阶段,所以市场的售粮压力很难通过托市收购来进行缓解。
3、各地米企走货较慢导致水稻销售缓慢
近两年东北产区稻米购销持续不旺,受经济下行压力以及以前假冒伪劣东北大米的影响,人们对于高端米的需求减少,同时也出现了南方优质稻米利用价格优势倒流到北方的现象,这使得现在的米企销售缓慢,所以也大大降低了收购及储存原粮的积极性。
所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黑龙江水稻购销持续不旺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价格很难有大幅度的上升调整,有卖粮意愿的农民应该趁着节前以及托市收购开始的这段时间,抓紧将水稻销售出去,避免节后进入销售淡季从而导致价格下跌影响卖粮收入。
因为粮价全国各地都不一样,也没有统一的价格。这里面还有优质稻和常规稻之分,优质稻价格比常规品种价格要高点,像丝苗还有和丝三号都是优质稻。价格都在1.8左右每斤,一般的常规品种也就是1.2之间。不过优质稻产量没有一般杂交产量高,按照收入来说还不如种常规品种,我这边经过多年对比,还是种常规杂交更划得来。不过优质稻好卖比较俏,一般常规稻还要存放一段时间。现在价格也不稳定,就是一个村都有两种价。早卖的一个价,晚卖的又是一种价,所以粮价很难估计。
谢谢邀请!今年籼稻比去年下降0.10元,粳稻比去年下调0.20元,早籼稻120元/百斤,中晚籼稻126元/百斤,粳稻130元/百斤。
我们当地,水稻从来没按照国家保护价、指导价收购,都是低于保护价出售。原因是农民将刚刚收割的水稻,直接在田头卖给米厂了,不晒、不扬,收购商当然要压价,要扣除水份、杂质、瘪谷!不过,收晒、扬净,需要人工,如果将人工费用、运输费用算在内,与国家保护价相当,人落下一门轻松!
今年水稻价格不会非理性波动,我国是大米主要消费市场,水稻是中国人第一主粮,水稻在中国有市场需求,如果水稻价格下挫,农民的利益会受影响!如果水稻价格上扬,非农人口生活压力大,也会承受不起,象酿酒、付食品加工企业也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必须均衡各阶层的利益,国家一定会采取宏观调控政策!
粮食补贴今年仍然有,各地出台方案不一样,补贴标准也不一样。我们当地每亩粮食补贴160元。粮食价格稳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水稻现在什么行情?
农民收割水稻已经近二个月了,往年收割季节,收粮贩子非常多,农民基本上在地里边收割边卖了,水份大点也没关系。价格一般在1.30元以上。
可是今年卖粮就难了,贩子压等压价,而且收购价在1.10元左右,收粮贩子也特别少。农民只能把水稻拉回家,等待涨价。
近二个月过去了,现在水稻收购价在1.30左右元,而且出米率必须达到7%个米,水份也要达到标准水。
今年水稻价格普遍较低,辛苦了一年的农民,看到家中成垛的水稻,不知再等多久能卖个好价钱而发愁。
粮贱伤农,也伤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农民正常生活。因为农民还指望把粮卖了解决家庭各样开销!
据分析,今年春节前水稻价格很不乐观,涨价幅度不会很大,要想使水稻卖个好价钱非常难!
题主是问的当前水稻的市场价格吗?近期水稻价格总体上比较稳定,但部分地区是小幅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供应增加,而终端消费进入淡季,购销两不旺导致的。据中华粮网监测的情况看,目前南方普通中等的早籼稻收购价格大多在每吨2600元左右,中晚籼稻的价格在2700元左右,黑龙江、江苏的普通粳稻价格在3000元左右,局部地区近日有10-20元/吨的下跌。
从后期来看,预计在新稻谷上市之前,国内水稻价格将保持平稳偏弱态势,其中随着市场2017年产稻谷流通粮源的逐渐减少,供应主要以来政策性稻谷库存,价格自然也以稻谷的拍卖成交价为标杆。主要的原因:
一、国家自3月21日正式开始稻谷去库存,拍卖底价定的比较低,每周投放量在240万吨左右。
二、中央储备稻谷和地方储备稻谷已经开始陆续轮换上市,赶在新稻谷收获之前完成轮出工作,这也将增加阶段性的市场供应。
三、随着气温的升高,夏季的到来,大米等终端消费进入淡季,市场走货不畅,影响加工企业的开工率,进而也会降低米厂采购稻谷的积极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优质稻谷由于都在市场上流通,且数量相对有限,随着粮源的逐渐消耗,供应也呈现偏紧态势,价格将保持坚挺。
沈阳最冷是在几月份?
1、沈阳最冷月份是一月份,沈阳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8℃到-6℃之间。
2、沈阳一月份的历史最低气温是-28℃,一月份的历史最高气温是6℃。
3、沈阳的冬季漫长严寒,能够持续近六个月,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4、沈阳的春天和秋天气温变化很快,春天大风天气多,秋天晴朗凉爽。
5、春夏秋的持续时间都不长,其中的铁西和康平是沈阳最冷的城市。
6、沈阳辽中和新民相对较为温暖,冬天最好穿一些厚重保暖的衣服。
曾大力提拔过张作霖的增韫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最终结局如何?
清末民初是个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随的,是不断涌现出的奇人异士,而“东北王”张作霖的恩人增韫,便是其中的代表。增韫是蒙古镶黄旗人,附生出身,早年间经历不详,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之前,已经出任奉天省新民知府。增韫任职期间最大的成就,无疑是将土匪张作霖的队伍改编为正规军,并对他大力提拔。
张作霖是奉天省海城县人,13岁因为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便与兄长一起替父报仇,事后因为畏惧追捕,便潜逃至营口。甲午战争爆发后,驻屯营口的奉天军务会办宋庆在当地招兵,张作霖为了糊口,便加入到“毅军”当中,起初担任宋庆的卫士,后来成为伍长。
清军战败后,宋庆率“毅军”撤回关内,张作霖因故土难迁,便脱离队伍,不久后便加入大土匪冯德麟的阵营。张作霖为人讲义气、有胆有识,颇有枭雄之气,所以没多久便从匪帮中脱颖而出,与冯德麟合组“保险队”,名义上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民团,实际上却是打家劫舍、“黑吃黑”的匪帮。
张作霖、冯德麟的“保险队”纵横于辽河两岸,势力越来越强,逐渐引起清廷的注意。在此情况下,盛京将军增祺奉命剿匪,但每每都以失败告终。为此,增祺改而采取招安的手腕,希望能把“保险队”改编为正规军,让他们为清廷效力。对于这个方案,张作霖很感兴趣,并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接受招安。
张作霖虽然在增祺的招安下投诚,但具体的收编事宜,则由新民知府增韫来负责。增韫颇能识人鉴人,很欣赏张作霖身上的枭雄气质,所以对其甚是看重。张作霖接受改编后,协助增韫镇压土匪、维持治安,起初担任马队帮带,后因功晋升为管带。3年后,增韫因剿匪有功升任奉天府尹,并继续大力提携张作霖。
然而增韫在奉天府尹的位子上只坐了半年时间,便被清廷调往湖北担任按察使,由此跟张作霖分开。然而增韫嫌湖北天气潮热不愿赴任,便打通各种关节,得以改任直隶按察使。增韫在直隶任职期间,因为办事干练,深得前后两任总督袁项城、杨士骧的器重,没过多久便被晋升为布政使。
增韫在直隶任职3年时间,因为政绩突出,被清廷拔擢为浙江巡抚。增韫为官清廉,并且对立宪事业颇为热心,与“立宪派”首领汤寿潜等人关系融洽,因此在浙江的名声甚佳。不仅如此,增韫在任上还做了一件不能为外人明说的大善事,即妥善保护秋瑾的灵柩。
原来秋瑾就义后,两位好友遵照其遗愿,把她的遗骨埋葬在西湖的西泠桥畔,没想到数年后却被御史常徽发觉,并上书奏报给清廷。清廷得到奏报后,下令增韫彻查此事,并铲平秋瑾的坟墓。增韫虽然是满蒙贵族,属于秋瑾主张驱逐的对象,但对她的人品却很是敬佩,因此不想把事情做绝。
为此,增韫在征求老上级张之洞的建议后,暗中派人通知自己先前的同僚、时任黑龙江提法使的秋桐豫(秋瑾的堂叔),要求他火速回到杭州为秋瑾迁葬。秋桐豫闻讯后急匆匆地赶回杭州,并在行前以秋瑾亲属的名义,给增韫提交一份为侄女迁葬的请示,而且拟定的日期故意早于诏旨下达的日期。
增韫在见到秋桐豫的申请后,便装模作样地批复同意,并故意透露给外界,以便营造出秋家已提前迁移秋瑾灵柩的假象。等到秋桐豫到底杭州的当天,增韫便嘱咐他连夜迁走秋瑾的灵柩,在老家绍兴重新安葬。等到秋桐豫办妥此事,增韫才率人铲平西泠桥畔的秋瑾墓,随即向朝廷报功。
由于此事极度机密,无论是增韫还是秋桐豫,都不能对外人明言此事,所以害得增韫被浙江士绅误解,并被革命党恨入骨髓。所以等到武昌起义爆发后,新军军官蒋某(即老蒋)为响应革命,便率敢死队冲入巡抚衙门,将躲在马槽中的增韫活捉,并准备就地正法。
在此危急关头,被革命党推举为都督的汤寿潜站出来为增韫求情,并且声称若革命党不答应他的请求,他便不肯做都督。由于汤寿潜在浙江极有威望,所以老蒋等人出于安定秩序、维护革命成果的目的,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这样,增韫死里逃生,随即被汤寿潜礼送到上海,时在1911年底。为了表达敬意,汤寿潜还赠送给增韫五百块大洋作路费,实在是够朋友。
经此一劫,增韫对仕途心灰意冷,除了在袁项城时期担任过参政院参政外,再不肯出山任职。等到袁项城死后,增韫便回到东北养老,一度担任过哈尔滨佛教会会长职务,并曾组织过慈善会。在此期间,张作霖曾多次力邀恩人出山任职,但均被增韫以年老体衰为由婉拒。增韫活到“九一八”事变后,最终在哈尔滨病逝。
史料来源:《清史稿》、《张作霖传》、《北洋军阀史话》等
想要成为一方大佬,是必须要有人赏识自己的,许多名人能够成为权势滔天的军阀也都是靠着上级的赏识。
都知道张作霖是东北的头号人物,但谁又知道早年的他只是一个土匪,连编制都没有,这样的他要想真正的成就一番事业,伯乐是必不可少的。
想归想,不管有没有能力的人都希望获得伯乐的赏识,但有几个能真的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张作霖无疑是个幸运儿,做土匪的时候,正是增韫十分赏识他,给了他机会才让他可以做到东北的霸主,独占东北地区数十年。
那么增韫到底是谁?靠着什么能够提拔张作霖的?
他是大清的旧臣,早年在地方做父母官,做新民府知府时,他认识了土匪首领张作霖,还将对方的土匪势力收编了,本来只能拿着刀枪四处打劫的张作霖终于有了机会进入编制,其实朝廷收编土匪这样的事是很常见的,同样常见的是土匪被剿灭!
增韫看张作霖本性不错,比起故意残害百姓,他更像是受不了封建制度自发的成为了土匪,于是将对方收编了,还给了他一个不低的职位,可以说增韫在张作霖的发迹之路上为他铺了第一块砖。
增韫因为政绩卓著,一度升任了二品官职,在袁世凯手下得到了杭州巡抚的职位,虽说他工作的勤勤恳恳,奈何站错了队,百姓也十分喜欢这个巡抚,但孙中山的革命军已兵临城下,无力抵挡的他只能被对方抓住。
其实他也是有机会投靠革命军的,不过是一时的犹豫这个机会就从他的手中溜走了,被抓住时按理说他是应该被枪毙的,但他平时跟人家交往的不错,对人很是宽厚,所以最后还是被人保了下来,没有第一时间被枪毙,虽说没受罚,但也从此成为了无业游民。
后来袁世凯上台,他也进入过新政府当过一段官,他平日里待人的态度决定了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他有难都会有人来帮他,进入新政府做官对他来说自然也是很容易的。
在新政府里他没有做什么重要的官职,这时候他的年纪也比较大了,也没啥追求,当个小官他已经很满足了,随着国内时局的发展,袁世凯复辟,然后倒台,这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新政府垮台以后他就从政府里离开了,之后也没再做过官。
晚年的他来到了东北,这时候东北已经是张作霖一手遮天的地方,靠着张作霖的照顾,他在东北过的倒也滋润,张作霖一再请求他到自己的军队里做官却都被他委婉拒绝了,毕竟年纪也大了,他也没了跟别人争强好胜的心思,后来在哈尔滨干起了佛教的行当。
可以说他是一个好官,一生中也做过不少好事,在清廷中担任过高官要职,也在也在新政府做过小官,他的一生提拔过不少人,其中功绩最大的,能力最突出的也是张作霖,若没有他就没有张作霖,就没有东北那和平的许多年。
首先,先说一下增韫的简历吧。增韫生卒年不详,字子固,蒙古镶黄旗人,满清最后一任浙江巡抚。
1902年,时任盛京将军的增祺收编了张作霖的‘保险队’(也就是维持地方治安的小部队),后时任知府的增韫成为了张作霖的直接领导。由于他们两个在镇压土匪和维持治安方面表现不错,增韫被提拔为奉天府府尹,而张作霖作为他的左膀右臂也随之被提携关照。
1905年,由于朝廷派系内斗,奉天府尹一职被撤销,增韫通过打通关系,做了直隶按察使,后得袁世凯的赏识,很快便升任直隶布政使。
1907年,在自己的权限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秋瑾的灵柩,实现了秋瑾生前‘埋骨西泠’的愿望。
1908年,增韫达到了事业的高峰,升任浙江巡抚一职。任职期间,用人不当,曾经遭到鲁迅先生的声讨。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蒋介石组织了一直一百多人的敢死队,进攻浙江巡抚府衙,增韫被蒋介石活捉,后由于自己的好人缘被放。在革命爆发前,增韫曾经收留过小凤仙,也算是其好人缘的佐证之一吧。
后来,袁世凯称帝,增韫曾到北京担任过参政院参政。袁世凯倒台后,增韫回到东北,当过哈尔滨的佛教会会长,也组织过慈善会,后来在哈尔滨终老。
其次,我们在说一下增韫的性格。从增韫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增韫是一个办事干练,性格沉稳,喜欢做事留一线的人。但是,从其后期跟张作霖的关系中,表明了他有些古板,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
最后’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增韫身上还是比较靠谱的。正是增韫身上的种种性格决定了其后来投身慈善事业,终老于哈尔滨的结局。
张作霖之所以能转型成为雄据东北的军阀这个增韫对他的帮助很大。
增韫是张作霖的伯乐,他在早年收编了还是马贼的张作霖,让他的武装自此成了“正规军”。增韫对张作霖十分看重,张作霖得以有机会崭露头角,之后步步高升,这让之后张作霖慢慢走向人生巅峰奠定了基础。
增韫是张作霖的大恩人无疑了。那他到底是一个怎么的人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他的一生。
增韫是蒙古镶黄旗人,早年曾担任新民府知府,他也就是在这个职位上对张作霖崛给予提携的,之后于1905年因镇压土匪有功,被破格提升为奉天府府尹,品级从四品提升到二品。
不过没多久,奉天府尹因被撤掉,他转担直隶按察使,在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手下办事,因为人安分守己,勤快清廉,受到袁世凯赏识,在一年后升直隶布政使。1908年,他再次被提升,当上了浙江巡抚,他也是清朝最后一位浙江巡抚。
增韫为人善良,比如他曾用心良苦的保护辛亥革命先烈秋瑾女士的灵柩。早些年,秋瑾因起义反清事泄被杀,由于秋瑾生前“埋骨西泠”的心愿,她的好友们把她的遗体埋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秋瑾埋葬地相当于属增韫管辖地带。
一天,清廷御史来到杭州巡游西湖,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个秋瑾墓。御史认为秋瑾属于乱党,不应该安葬于此,于是回到北京后将此事上奏清廷,清廷得知后,立马向增韫施压,要求铲平秋瑾墓。
增韫干不了这种毁人陵墓的缺德事,他自认为这样太缺德了,良心过不去,但不干无法交代,自己可能人头不保。于是他给老上级张之洞写信,张之洞给他的建议是:“墓可平,碑可铲,人可不拿。”这意思就是说毁掉墓地即可,秋瑾遗体可以提前想办法送走。增韫会意,立马联系来秋瑾的家人,通知他们秘密来迁坟。
按照设计好的程序,他先让秋瑾家人以秋瑾家属的名义给增韫提交了一份自行迁葬秋瑾尸棺到绍兴埋葬的请示报告,上面的日期故意写得早于朝廷平坟命令下达时间。为避免出现意外事故,增韫嘱咐其家人雇人挖开秋瑾坟墓,快速起出灵柩,运往绍兴。待秋瑾灵柩一迁走,增韫就带领下属官员和差役,到西泠桥畔把秋瑾墓全部铲平。
而后他向朝廷奏报了平坟经过,在不伤害秋瑾遗体的情况下,较好的完成了朝廷交办的任务。他虽然做了好事,而且相当用心良苦,但却在当时被不知真相的革命党所误解,而他自己也是由于在清廷手下做事,不敢说出真相。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他的性格也有比较犹豫的一面,本来他完全可以成为革命领袖之一的,但他却因为自己的犹豫而错过了。
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不久,与增韫交善的浙江谘议局副议长沈钧儒曾劝说增韫倒戈反清,而增韫对沈说,先考虑考虑再说。而在他考虑的几天内,清朝就亡了。若当时增韫能听从沈钧儒建议当机立断,也许出任“民国”第一任浙江都督的就不是汤寿潜而是他增韫。有些东西错过就是错过了。
不过总的来说增韫这个人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为人热情善良,帮助过不少人,因此朋友缘很好,几乎哪里都有朋友。他也因自己朋友多,在后来捡了一条命。
武昌起义爆发后,蒋介石组织起敢死队攻打杭州城,敢死队不久攻入增韫的巡抚衙门,增韫被迫逃到衙门马棚里,躲在马槽中,不过被起义官兵搜查出来,增韫被蒋介石活捉了。
蒋介石本来想将其处决,但曾任浙江官办铁路负责人的汤寿潜站了出来,力保增韫,他在当时刚被推举成为浙江都督,并且在当地很有身望。他的话革命党不得不听,于是将增韫放了。被释放后,增韫家财因全部充公,汤还送了五百块大洋作路费,派人将他护送到上海。
在此后,增韫就没有担任过什么有价值的官职了,在袁世凯称帝后他曾到北京担任过一段时间参政院参政。袁世凯垮台后,他回到东北。
他在哈尔滨担任佛教会会长,并多次开展组织慈善会,并在后来于哈尔滨终老,结局还算不错。增韫在回到东北后养老日子还是不错的,毕竟当时东北老大已是自己当年一手的张作霖,张作霖对增韫相当敬重,也曾想让他在东北任高官,但晚年的增韫早已看破了官场,只想养老,也就没有再出山为官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看一下新民明天的天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看一下新民明天的天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